成语的来历(是怎么形成的?)
中国文化中成语是怎么形成的?怎么会演化出成语这个文化的?
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。成语多为四字,亦有三字,五字甚至七字以上。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,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,表示一定的意义,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,承担主语、宾语、定语等成分。
中国的成语有大半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经典文献,它是一种现成的话,跟习用语、谚语相近,但是也略有区别。
成语的形成有很多因素。
言简意赅,表意明确,通俗易懂
比如“心直口快”、“不三不四”之类的,都发源于大众口语,由于通俗易懂而被大量使用,成为成语。
富有深意,修辞高妙,婉转多姿
这一类词语会给人想象,带了很多字面意思之外的引申意思,让人觉得有深度、有趣而被广泛引用,成为成语。如“大浪淘沙”、“空中楼阁”、“琼楼玉宇”之类的。
背靠故事,富有寓意,耳熟能详
“守株待兔”、“拔苗助长”、“刻舟求剑”、“邯郸学步”就属于这一类,这些词语用起来,人们马上会想到背后的故事,以及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。这就省略了大篇幅的说教,让我们说话、写文章更加简洁却又生动有趣。
名家使用、结构巧妙,广为流传
如欧阳修的“水落石出”、常建的“曲径通幽”等等,这都是这些文人造词,但是在传诵中被其他人认同,并且大量使用,成为成语。
当然,这些因素也不是孤立的,大部分成语都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,才让这些词语的意思和言外之意都固定下来,可以用简约的引用方式来表达大量的内容,增添文字的精炼度和文章内容的张力。
时间与空间的拓展
但是是不是有了这些因素,就能成为成语呢?这些因素是一个词语成为成语的必须条件,但是真正成为全社会文化认同的成语还需要一些运气,那就是大规模的流传。
不管是多么好的词语,如果没有大范围的流传,人们大规模的使用,都不可能成为成语。为什么中国上下几千年,成语典故大都处于先秦?难道当时词语的流传广度比唐宋元明清还广吗?
当然不是,纯粹是因为时间长。时间的积累增添了这些词语、典故流传和使用的厚度,在一代代引用中不断强化固定意象,成为引经据典的“经典”。
而在我们今天,网络的迅速传播化很容易制造新的“成语”,我们每年都有网络流行词汇诞生,虽然并不一定被主流文化所认同,没有时间的厚度,但是有前所未有的流传广度。
历经大浪淘沙,不也有不少新生成语被收入词典吗?
成语就是具有以上好基因的词语经过大范围、长时间的使用固化意象形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