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常识 >

劝学作者是谁(《劝学》作者荀子被误解,有四方面的原因!)

2024-10-12 09:15:02

荀子与孔子、孟子并称为“儒家三剑客”,却最终被逐出了孔庙,被调侃为“孟子的反义词”。世人对荀子的认知,主要集中于他在《劝学》里脍炙人口的“学不可以已”、“青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”等字句。

真实的孟子,究竟怎样?今天,我们以荀子的《劝学》为切入点,揭秘真实的荀子。

《劝学》时荀子五十岁开始游学时所写,里头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,如“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”、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、“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”等等。

荀子写这样一篇文章,其表面目的是劝所有人养成“不间断学习”的习惯,但这仅仅是表面目的,他的深层目的,是要让人知道:人为何要终生不停地学习。

很多人听到这里,都会说:学习让人进步,所以人要不停地学习。真有这么简单吗?并没那么简单。荀子用洋洋洒洒两千字,劝人不间断学习,其根本原因,与他的核心观点“性恶论”有关。

荀子的“性恶论”,是他思想的主核,也是《劝学》一文被写就的真正原因。他主张:人性本恶,所以,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,来对抗人性之恶。

学习如何能对抗人性之恶呢?荀子说了:学习是抑制我们沉沦的一剂良药,所谓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,伪也。”意思是说,我们的天性是恶的,所有的善良,都是后天人为的结果,也就是通过努力学习而达到“善”。

荀子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,伪也”中的“伪”,并不是虚伪的意思,它通的是“为”。孟子的许多原典书籍中,学者对 “伪”字都做了单独的解释。如《荀子新注》中说:“伪,通‘为’, 人为。”王先谦在《荀子集解》中也做过相应的注解。

然而,现代很多人将代表孟子核心思想的这句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,伪也”中的“伪”,误读成了“假”。这一误读,荀子的主张就变味了,被误读成了:人的本性是恶的,所有善良都是假装的。

一字的解读出了错,结果竟相差千里,荀子当真是冤枉极了。

荀子之被误解,并不仅仅限于当下,他的同时代和后世之人对他的“性恶论”的误解,更加深重。世人将荀子定义为“孟子的反义词”,实际也源于误解。

孟子提出“性善论”,荀子站在他的对立面,提出了“性恶论”。荀子针锋相对地提出“性恶论”,但他的理论主张并不与孟子相违背,他俩无论主张“性善”的还是“性恶”的,最终目的都是去向成圣。

孟子从性善论角度出发,提出“人人皆可为尧舜”;荀子则由性恶论出发,导出‘涂之人可以为禹’的观点。

孟子和荀子虽然看似互相对立,但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。如此,他们的理论,本质上是互通关系。

荀子一直在被误解,与他本身的特殊性有关。相较于先秦时期的其他诸子百家,荀子的特殊性几乎能在任何旮旯角落里被体现。

首先,相比孔子、孟子等大家,他们的童年多半并不幸福,甚至伴随着磨难。孔子和孟子皆是三岁丧父,且家道中落,而荀子童年时世家正处于鼎盛时期,他的父母也健在。

荀子是正儿八经的贵族出身,这与没落贵族出身、身份未被正统贵族认可的孔子、孟子截然不同。荀子父亲是鲁国官员荀渊,官至大司马。大司马这个官职,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等高级军事职位。

具体有多厉害,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一个比对:秦代的大司马,是负责调令天下兵马的三军总司令;汉代大司马,则更是天下兵马大元帅……

荀子的父亲相当于是国防部长,而且是掌管兵权的国防部长;而他的母亲则是贵族的女儿,且身份也极为尊贵。

荀子含着金钥匙出身,且是大官之子,后来自己又做官。这样的出身,让他与孔、孟有了截然不同的底色。诸子百家中,这般出身者,仅此一位。

影视剧中的荀子

荀子的出身之特殊,也注定他日后的所作所为以及思想、主张,将与其他诸子不同,这是必然。他生下来,就站在群山之上,所见所思自然也与普通人不一样,这也是必然。

荀子如此不同,也注定:真正理解他的人不会太多,他被误解的概率很高。

其次,荀子的经历也与其他诸子不同,这也注定,他的学说将与其他诸子,尤其孔、孟有很大的差异。

孔子、孟子等诸子,在做官的路上坎坷重重,尤其孔子,更是一生未受重用,老年还被迫周游列国,并差点丧了命,最后终于在归来后彻底放下了做官的念想,一心扑在讲学等上。孟子更是因为齐国国君齐宣王拒绝他的主张,而抑郁不得志。

对于孔、孟而言,讲学是他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。而荀子就不同了,他在出仕路上也有坎坷,但整体是平顺的,他一生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,祭酒这个官职,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。他还两次在楚国做官,出任过楚国兰陵令,他还曾在赵国议兵、燕国议政、秦国论风俗。

总之一句话,荀子的仕途是顺畅的,他也是受各国器重的。这与孔子周游列国遇冷,简直是两个极端。一个走到哪国都受欢迎,一个走到哪国都无人用。

毫不夸张地说,荀子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孔、孟,很简单:他的被各国重用就是明证。

相比多少是被迫讲学的孔、孟,荀子讲学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。晚年,不再做官以后,他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,收徒授业,也是在这时,他才真正正儿八经地讲学。其影响之深远,可从其徒众之广中被窥见。

荀子的经历多数都是好的,也就是说:相较于孔、孟,他没受过太多的挫折。人一旦经受的挫折过少,有好处,也有弊端。好处是:他们会更敢于挑战各种权威,因为一直在盛景中,容易膨胀,这很容易理解;坏处是:他们会因为敢于挑战,而一不小心把天捅破。

荀子后来站在老师孟子反面,提出“性恶论”,多少有点“捅破天”的意味。

当时的中国孔孟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,作为孟子弟子,他竟敢打孟子的脸,说:你的性善论是错的。原因,他也做了阐述了。今时的人听来,他的阐述是有道理,可在当时,却如石破天惊,遭受误解纯属必然。

荀子的性恶论,往白里说就是:人都是有欲望的,各种欲望,婴儿时期就有欲望了,因为婴儿要吃喝、要睡觉啊。长大以后,想要做官,想要好的居住环境,想要美人都是欲望。人的欲望是万恶之源,因为它会导致人去做坏事啊。

比如,为了做大官、要美人,做损人利己的事,为了抢地盘杀人,所以,人天生都是恶的。为了对抗恶,你需要有对抗恶的“法器”,这个法器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学习。

除了学习对抗恶之后,孟子还认为,人非常有必要,为了对抗人性的恶,制定出礼、法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。

所以,荀子提出性恶论后,还提到了解决“性恶”走向“性善”的方法,这套方法是内外结合。内是学习、自省,而外则是礼、法(有人将其解读为‘内儒外法’)。

今天看来,这并没有问题。可在当时,他是“大逆不道”的,因为孔子主张以“仁”为本,以“仁”为本也是他整个治国理念的核心。而孟子,他作为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,则从来是严格遵守孔子那一套的。

可到了孟子下面,突然冒出来一个人,说:不对不对,怎么可以妄图以“仁”治理国家、百姓呢?不行不行,人性是恶的,不行不行,绝对不行,这种想法太异想天开了,不可行。

如此,荀子又怎会不遭受误解,甚至被逐出孔庙呢?他违背了多数人的利益啊!是啊,接受荀子等于接受“自己是恶的”的观点,你愿意吗?搁谁都不愿意吧!而且,这家伙,还要用法来约束人,人做了坏事直接罚款、上刑场、坐牢,哎呦呦,不行不行,太可怕了。

孔庙孔子像

说到此,荀子被误解是不是很容易理解了,纯粹是必然啊!

荀子被后世误解,除了以上三方面原因的作用哎,实际还有第四方面因素的作用:他有几个过于出名却有些不受待见的弟子。

这个弟子,第一个就是李斯,第二个就是韩非子。这两人,在史书上,都是出了名的狠辣之人,其狠辣程度,颇有点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的意味。

先说李斯,李斯曾跟着荀子一起学习帝王之术,他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。学成后,他便前往秦国做官。在他的劝说下,秦王嬴政灭诸侯,为了助秦王实现霸业,他派出谋士离间诸侯,离间六国君主。

从谋略分类上来讲,李斯运用的是“阴谋”而非“阳谋”。通常,损人利己的阴谋使用者,多半会遭反噬,道德谴责是一方面,结局也是一方面。

秦王一统天下后,李斯建议秦王焚书坑儒,这一笔,又是他不被后世待见的原因之一。李斯坚持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,并制定了法律,他极端践行了法家思想,用以巩固秦朝的中央集权。

李斯还创立了酷刑,历史上有名的五马分尸、斩首、劓刑(劓鼻子)、黥刑(额头、面部刺字)等酷刑,都是李斯所发明。其残忍程度,可见一斑。

李斯自己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,所以,他曾感叹:"若斯之为臣者,罪足以死固久矣!"意思是:做臣子做到我这种程度,早该以死谢天下了。

李斯当时说这话时,多少是反语泄愤,可他的结局,竟真的是惨死“谢天下”。公元前208年,73岁的李斯和儿子在咸阳被腰斩,而腰斩这种刑罚,正是他自己发明的。

荀子第二个出名弟子韩非子也相当狠辣,后世常用“恶毒”来形容他。韩非子有多恶毒?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体现其思想的代表作《五蠹(蛀虫)》。

韩非子亦是法家代表人物,他认为有五种老百姓属于专制帝国败类,应该赶尽杀绝,即学者(儒生)、言古者(纵横家)、带剑者(游侠)、商工之民和患御者(食客或者权力掮客)。

同时,有六种老百姓是专制帝国需要保护的人群,分别是:失计之民、朴陋之民、寡能之民、愚戆之民、怯慑之民和谄谗之民,总之就是牛马一样的百姓。

他的具体主张,用一言以蔽之就是:先用暴力(法的外衣的暴力)将民众退化成动物,以便于统治。他理想的国民,是勤劳、卑躬屈膝、不会思考的奴隶式的人。

韩非子

所幸,因为韩非子实在太过分,同为荀子弟子的李斯,也就是他的“同学”李斯,将他下了大狱,并最终毒杀了他。他死后,司马光的评价极其简单:死有余辜。

有如此两个十恶不赦的弟子,世人难免将他们的“恶”归结为荀子的“性恶论”和“法治国”主张,世人对荀子的愤恨情绪自然就非常多了,以至于,他们对其误解越来越深。不得不说,荀子当真是“师门不幸”啊!

也因为误解,荀子后来被逐出孔庙,且一度“声名狼藉”。有人说他学术不纯,有人说他是两千年来封建专制的始作俑者,是“大盗”……

荀子死后1000多年,韩愈为他翻案,结果韩愈被宋明理学批判了几百年。而荀子的墓碑一直是“古冢萧萧鞠狐兔,路人指点荀卿墓”,“野花发尽无人到,唯有蛛丝罗墓门”的荒凉境地。

梁启超骂他极狠,竟直接将两千年的专制主义全赖荀子身上,说他“引法入儒,乃千年专制之罪魁”。

好在,正是骂他极狠的梁启超,在死前,突然觉得自己对荀子的看法有失公允,并重读荀子,继而终于将代表荀子核心思想的那句“人之性恶,其善者,伪也”,进行了正确解读,为“伪”找到了“人为”“改变”的意思。

梁启超

同时期的章太炎、胡适、郭沫若等也都重新评价荀子,如此,荀子的地位才终于从“被人痛骂”,上升到了“圣人”境地。

今天,研究荀子的学者日增,对荀子的误读也在逐渐减少。荀子的著作《荀子》也越来越多地被现代人所熟知,尤其《荀子》首篇《劝学》(节选四段)更是被纳入了中学课本,并标注为“必背”。

末尾,附上荀子《劝学》中的经典字句及注解,以传达荀子鼓励学习的主张——

一,“君子曰,学不可以已。”

君子说: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。

言外之意是:学习最重要是坚持,持续力,是学习的本质。

二,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”

我曾经整日思考,却不如片刻的学到的知识多,我曾经踮起脚远望,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。

言外之意是:想得再多,也不如片刻的踏踏实实的学习。

三,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

堆积土石到了一定程度,就成了高山,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;汇积水流多了就成为深渊,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;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,自然会心智澄明,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。

所以,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,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;不积累细小的流水,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。

言外之意是:学习最重要的在于日积月累。

四,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(通“智”)明而行无过也。“

君子是如何变得博学又通透的?答案是:每日反省自己,修正自己。

言外之意是:人要常自省、多反思,学会向内归因,才能向上生长。

相关文章
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灯百科 琼ICP备2023010660号-12